該系統通過先進的信息采集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將空調系統制冷主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風機和末端設備等各個分離設備的運行信息集成到一個相互關聯的、統一協調的控制平臺(即中央控制器)上,使資源得到充分共享,實現運行信息的集中、高效及便捷管控。核心功能是通過現場遠傳智能儀表和中央控制器的協同工作,實現運行參數的自感知、自診斷、自尋優、自調節,在負荷實時變化的工況下達到最優運行,從而將空調系統的總能耗降到最低。

各主要環節的節能措施
1、冷卻塔供冷
安全、無冰凍、無障礙切換、平臺監控。節能率高達40% 。
利用冷卻水直接或間接的代替制冷機組制取冷凍水進入空調末端,消除建筑物內的冷負荷,減少或省去制冷機組在過渡季節或者冬季的運行時間。
2、中央空調蓄冷系統
系統削峰填谷、節費;平衡電力負荷;減小機組裝機容量、節省空調用戶的電力花費、提升制冷機組運行效率。
利用夜間低谷電將冷量儲存在蓄能裝置中,白天將所儲存的冷量釋放出來,從而減少電網高峰時段空調用電負荷、節省電費。
3、新風機組DDC平臺
高效聯控、及時節能。
新風機組控制包括:送風溫度控制、送風濕度控制、防凍控制、CO2濃度控制以及各種聯鎖內容。
節能率高達10%。
4、風機盤管集中管控、智能感知
通過智能控制面板的應用,實現風機盤管的聯網集中控制,可實現風盤的遠程開關、定時開關、溫度設定等功能。
節能率高達20%以上。
二、高效熱泵-冷凝器余熱聯合運行系統
將空調機組冷凝器的余熱直接引入高效熱泵機組,將余熱及時轉化為生活熱水所需的熱量,節能率高達40% 。

三、分體空調聯控技術
將分體空調插座更換為無線智能插座,實現末端空調設備的聯網集中控制。
系統可實現分體空調的遠程開關、定時開關、溫度設定等功能,節能率在10%-20%以上。

四、風冷熱泵機組冷凝器改造
原理 針對風冷熱泵機組,通過設置一套匹配的噴霧主機將機組冷凝器的進風溫度進行冷卻,把改造前原高溫低濕的冷卻空氣處理成低溫高濕的濕空氣,等同于把風冷冷凝器改為“風、水結合的”冷凝器,從而有效降低機組的冷凝溫度,提高主機能效比,節能率一般在20%-30%以上。
主要作用
1)降低壓縮機排氣溫度,從而降低機組故障率和維護成本;
2)改善壓縮機使用工況,延長壓縮機使用壽命;
3)增加機組制冷量,降低機組耗電功率,制冷能效比(EER)增大,間接提高室內舒適度。
